top of page

你的細胞有吃飽嗎?

  • 作家相片: Sir Ng
    Sir Ng
  • 2023年2月17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已更新:2023年7月1日

用細胞營養素金字塔 吃出你的健康日常

你有餵飽你的細胞嗎?人體是由細胞所組成,陳堅真老師強調,要有健康的身體,細胞必須有足夠營養。


從細胞需要的醣類、纖維質、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、水、油及氧等7~8大營養素,可以搭建出一座紮實的營養素金字塔。


各大營養素缺一不可,而且攝食有先後。


營養金字塔分層導覽



陳老師提醒你,按照細胞所需養分的順序以及精準的比例,由底層而上,逐層地攝取優質的各大營養素,才能達成養生保健的目標。


現在就來看看營養素指的是哪些?個別又有什麼作用?


第一層:醣類/澱粉質


澱粉質是堆砌細胞金字塔最重要的基礎工程,也是建構健康最基本的食物。它具有安神和補氣的作用,也是抗老化食物的第一名,更是所有養分的轉化媒。


澱粉質的每日攝取量,應占我們每天熱量來源的60~70%,補充足量的優質澱粉質,比吞食抗氧化劑所產生的抗衰老功效,還要來得強,古有明訓「人是鐵飯是鋼」,所以吃「飯」一定要吃飽哦!

質澱粉食物的挑選沒有特殊技巧,只要是當地當季盛產的成熟澱粉作物煮熟即可




第二層:纖維素


纖維是位於第二層的營養素,具有化淤、消腫和幫助排便的作用,能夠協助細胞代謝廢物,是有助於身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食物。對於身處污染環境中且飲食精緻化的現代人而言相當重要。


成年人每天所需的可溶性纖維約25~32公克(1公斤0.5公克)。


但是要從食物中攝取20公克的可溶性膳食纖維質並不容易,相當於6大顆萵苣、36顆蘋果、加上6大把西洋芹的纖維質含量的總和。



因此除了從天然蔬果中攝取之外,不足的部分,建議可以用輔助性的保健食品來加以補充喔!



第三層:蛋白質

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及身體組織的原料,也是人體荷爾蒙及其他元素的主要成分。


蛋白質在人體内的主要任務是修復細胞,以及擔任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溝通工作,是生長發育及維持生命不可缺乏的重量級營養素。


國民健康署建議正常成年人每日的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50~60公克,不過人體對蛋白質的需求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降低。


其實,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所構成的巨大分子之總稱。


有些氨基酸可以在人體自行合成,稱為非必需氨基酸;而那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必需由食物取得,就叫作必需氨基酸。


此外,由於蛋白質的分子結構較大,因此必須轉换成可被人體吸收的氨基酸,才能成為細胞的養分。


所以在選擇蛋白質的來源時,應挑選優質的蛋白質作為食物,尤其是像腎臟病友、心臟病友及腦部等臟器受損的人,更需要補充可快速吸收的氨基酸來修復細胞的缺損。


但特別要提醒的是,腎功能不佳的人應視病情的輕重來適度降低蛋白質的攝取量,以免造成腎臟過度的負荷。


第四層:維生素


維生素是天然的消炎成分,也已經被證實可對抗腫瘤。在中醫理論裡,作用是清瀉、抗氧化。


維生素大量存在於生鮮的蔬果之中,但隨著溫度的升高會加速維生素的流失,所以吃生菜比吃熟菜更能攝取到維生素。但生菜屬性較寒,體質偏寒的人不宜直接生吃蔬菜,建議改以汆燙過的蔬菜替代。


雖然市售的維他命產品很多,但合乎當地當季盛產原則的較少。

所以還是從當地當季的蔬果中攝取的維生素最為優質,而且以根莖花果類為上品。



第五層:礦物質


在中醫理論裡頭,礦物質的作用是滋補、行氣。


礦物質剛好和維生素相反,要在高溫環境下較易被釋放。因此中藥要經過高溫熬煮之後,才能釋放出其中的礦物質並產生效用。


礦物質是構成牙齒與骨骼的主要成分,也能夠幫助肌肉和神經的運作,同時具有調節體内液體滲透壓的恆定、維持體內酸鹼值平衡、調節心跳及神經傳導作用等生理機能。


在蔬果中不僅含有維生素,同時含有少量礦物質,可視對營養素的需求來決定料理的方式。


如果要攝取維生素,就吃生鮮蔬果;如果要攝取礦物質,就採燉煮的方式來烹調。


此外在礦泉水中也含有礦物質,只需適當補充含有礦物質的水分,就能攝取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含量了。

第六層:水


人體最多的物質就是水。


最好的水分來源,就是大自然的天然礦泉水,因為經過大地長時間的高溫過濾與萃取,其中蘊含了最完美的礦物質含量。


每人每天所需要的水分,約為體重乘上30。


例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,每天的正常攝水量為60X30=1800cc。


陳老師提醒,水分的攝取要以少量多次為佳,尤其是身體若處於積水、手腳水腫的人,500cc的水要5~10分鐘內喝完,不可以一次喝掉一大堆水,以免造成腎臟的負擔。


在代謝正常情況下,增加的量為1800cc的1/3,即1800cc+600cc=2400cc,依次增加(最高攝水量為3000~7000cc )。若代謝不正常時(如水腫),水量要下減,不能喝到1800cc。


第七層:油脂


一個成年人每天約需要從食物中攝取40cc的油脂,同時油的攝取也和肉類一樣,應參照氣溫而定。


陳老師特別提醒,體脂過多的人,宜少油,較適用植物油;體脂不足的人,則宜適量食用植物油、動物油。


此外,由於植物油不耐高溫,在熱炒或煎炸之下反而容易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。


因此熱油炒菜或油炸時不妨採用動物性油脂,生菜拌油與汆燙等拌菜時則使用植物油。


頂端:氧


氧是細胞金字塔頂的那顆星星,也是養氣時的畫龍點睛之作,可以各種慢式運動方式來蓄養精氣神。


但是,在把塔頂的星星掛上去之前,必須先架構好下層的各種營養素,才能達到養氣通經的功效。

若房子的地基不穩,放樑的功效盡失。


參考資料:陳堅真著作《陳堅真 時食養生法》P23~29、63

衛服部國民健康署網站




預約制    
週一至週五 9:30-18:30
#平日晚間 / 週六等均須事先預約

行銷業務合作專線

02-27651762

一頓飯的幸福有限公司  自然律例教育機構

新竹竹東調理中心

新竹縣竹東鎮中豐路二段108號

台北信義調理中心:

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225巷3弄27號
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不能取代醫師之治療及醫師與病患之關係

Copyright ©️ 2022一頓飯的幸福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